国内信息网_国内资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国内信息网_国内资讯网

当前位置: 国内信息网_国内资讯网 > 河南 > 郑州 > 圣诞出货季中国外贸出口反弹,企业成本持续高企

圣诞出货季中国外贸出口反弹,企业成本持续高企

(原标题:圣诞出货季中国外贸出口反弹,企业成本持续高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夏旭田 北京报道

时值圣诞出货季,8月的中国外贸、尤其是出口正在大幅反弹。

海关总署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进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3.1%;而在上月,中国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速分别为11.5%、8.1%、16.1%。

受访专家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8月进入圣诞出货高峰期,外部需求保持强劲;另一方面,近期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工厂再度出现大面积停工,导致部分外贸订单回流。有分析称,今年中国外贸有可能实现两位数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不过,中国外贸强势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三方面的隐忧:一是防疫物资等出口明显回落,二是随着海外及周边国家的恢复,贸易替代效应可持续性堪忧,三是外贸海运、原材料、汇率、人力等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挤压了外贸企业的利润。

外贸反弹,今年或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环比增长5%。其中,出口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4.9%;进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3.1%,环比增长5.1%;贸易顺差3763.1亿元,同比减少6.8%。

相比7月份,中国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同比增速分别反弹了7.4、7.6、7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8月中国外贸表现超预期,反映全球需求仍处于扩张复苏的轨道。其中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和前值,当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汽车等商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抵消了包括口罩在内纺织品出口的下滑。

他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疫苗的推广和全球内需支持政策的出台,海外市场对非必需商品需求依旧旺盛;另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得当,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保障了生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8月外贸明显反弹,首先是因为当月本来就是圣诞出货高峰季;更重要的是,8月越南等东南亚生产基地疫情迅速升级,大量工厂关闭,使得订单再度向疫情防控较好的中国转移。

“胡志明市的工厂7月还在加班生产,到了8月却大面积关闭。东南亚的工厂大部分都是跨国公司或中国公司设立的,后者往往在中国也有工厂,所以订单可以迅速转向国内。”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同样认为,新一轮疫情对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使得海外供给的恢复进程受阻,这缓解了中国供给端的压力,带来出口的超预期上行。

他指出,目前越南每日新增人数已超1万人,死亡率也快速上升到了2.5%,马来西亚每日新增则超过了2万人。越南、马来西亚等多地封城,生产受到了明显影响。相应的,这些国家的出口也出现大幅回落。比如8月当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速为-1.13%,前值为17.39%;7月马来西亚出口同比5.14%,前值为27.22%。

数据显示,由于防疫封锁措施造成工厂停工或减产,8月份,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的制造业PMI都处于萎缩区间,其中越南制造业PMI已从7月的45.1再下降至40.2,连续第三个月衰退,泰国的制造业PMI数据从48.7跌至48.3。菲律宾则从50.4跌至46.4,均创2020年2季度以来的新低。

而在需求端,李奇霖表示,一方面,海外疫情的爆发也使得防疫物资的出口环比再次回升,对出口的拖累明显减弱。8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同比下降14.9%,上月为-26.8%;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同比增长17.9%,上月为-17.1%。

另一方面,海外企业正在为开学季、圣诞节备货,8月箱包及类似容器当月同比增长48.2%,前值为31.7%;玩具当月同比增长31%,前值为14.4%。

展望四季度,周茂华预计,年内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或将趋缓,但仍保持较高景气度。一方面,全球经济保持复苏,国内外贸出口韧性十足;另一方面,基数正在抬高,疫情仍在扩散,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供给瓶颈及物流受阻都会对外贸构成拖累。

在近日的服贸会上,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主任万中心预计,今年中国货物贸易不论同比、还是相较2019年,都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5.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在“十四五”开局第一年,中国有望提前完成货物贸易的“十四五”目标。届时,中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15%左右。

“一次性利好”渐退,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白明指出,尽管8月数据喜人,但从中长期看,中国外贸也面临着三方面的隐忧:一是防疫物资等出口明显回落,二是随着海外及周边国家的恢复,贸易替代效应可持续性堪忧,三是外贸海运、原材料、汇率成本持续高企,挤压了外贸企业利润。

尽管8月防疫物资出口环比有所回升,但该品类去年增长过快,今年二季度以来,陷入负增长的该品类一直是外贸的拖累项,前8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6008.3亿元,下降了18.4%,“去年的疫情为防疫物资的出口带来了大量的恐慌性需求,透支了未来的需求;同时海外供给也明显改善,未来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消化现有的库存。”

同时,尽管8月部分东南亚订单转移到了中国,但能否留住这部分订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白明指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这部分订单对于成本高度敏感,虽然疫情期间依赖中国供给,但随着疫情的放缓,海外供给缺口整体上会呈现收窄趋势。

李奇霖指出,拉动这一轮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财政大放水的情况下,居民的需求旺盛。但是美国此前每周300美元的财政失业补贴如今正式退出。补助退出叠加目前疫情影响尚在,8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从7月的81.2下滑到了70.3,因而他预计,后续出口会呈现缓慢回落的态势。

在白明看来,随着上述“一次性利好”因素的退出,中国外贸形势难言乐观。

中国官方对此也保持着清醒的态度。在8月2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今年外贸的强劲背后有很多“一次性因素”,比如周边地区疫情加剧造成订单回流中国,防疫物资出口量剧增等,这些“一次性因素”正在逐步消退,下半年以来外贸增速正逐步放缓,“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

王文涛指出,当前中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着运力不足、运费高涨,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四难”问题。

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圣诞出货遭遇海运难

事实上,近期不少外贸企业反映,由于国际物流价格疯涨且拥堵不堪,今年不少圣诞订单难以按时交货。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8月底就此回应称,每年6-8月是圣诞用品出货高峰期,但今年考虑到海运滞港风险,海外客户普遍通过线上看货和签单的方式提前下单。部分订单已较往年提早出运、完成交货,但也有部分订单由于订舱困难或运费过高,积压在国内仓库,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

9月3日公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已高达3097.58,继续创出历史新高。而中国到美东航线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海运价格已突破2万美元,同比上涨了5倍。

目前全球在运营集装箱海运运力达2400万TEU,集装箱达到4800万TEU,上半年中国到北美、欧洲的运力增长了55%、30%,然而“一船难求、一箱难求”依旧愈演愈烈。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指出,和2019 年比,今年全球海运需求有望增长1%,集装箱增长5%,而运力规模与集装箱供给规模分别增长7.1%和7.4%,船队规模增速明显快于运量增长,然而运价却仍在大幅上涨。在他看来,集装箱船租金、海员成本、中介费用、油价上升都推动了海运成本的激增。

在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看来,运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由塞港、海员短缺带来的运力效率低下。他介绍,目前欧洲基本港平均塞港时间3~5天,美西港口10~12天,美东港口大概7天,近期盐田港、宁波港等亚洲港口也陆续出现塞港。目前国际海员共有180万人,中国的国际海员大概是80万人,最近韩国等地区海员、码头工人、司机持续罢工,港口工人与海员出现阶段性短缺。

此外,他强调,要警惕货代层层涨价,推高整个海运价格的问题,“像到美国的话,航运公司也就报价5000~6000美元,但市场上可以涨到2万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中间货代的层层加成。”

针对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的成本高企问题,宋小明认为,外贸出口企业可考虑调涨销售价格。“我们跟很多外贸企业有沟通,他们卖到欧美的商品物美价廉,价格非常便宜,它们的价格是有很大上涨空间的。”

白明则指出,外贸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在物流上很难绕过货代环节,尤其是在运力严重不足的当下;而关于商品涨价,这需要与进口商做艰难的谈判,而且面临着丢失客户的风险。

(作者:夏旭田 编辑:张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